日期:2021-04-01
随着媒体融合发展进入深水区,承担着打通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连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和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作用的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也在不断推进。然而,内容传播方式及生态的演变在推动区(县)级融媒体中心不断升级的同时,也让如何切实有效地保护版权这一问题,成为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深度融合发展中的新挑战。
痛点集中于确权难、用权难和维权难
互联网时代下,篡改新闻标题、未经许可随意转载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让作为媒体的核心资源和宝贵资产的内容版权受到侵害,更使得根基本就薄弱的区(县)级融媒体发展受阻。
北京市大兴区融媒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马宪颖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区(县)融媒体中心的版权痛点、难点比较多,主要表现在确权难、用权难和维权难3个方面。
“首先是版权确权难。”马宪颖介绍,大兴区融媒体中心自2018年6月挂牌成立以来,目前已完成对“中央厨房”的建设,覆盖用户量达百万级。尽管拥有自己的媒资管理系统,并在自有大量图、文、音视频等优质作品和素材的基础上不断生产新的作品,但依然缺乏对自己原创内容的版权保护。“大兴区内自媒体发展迅猛,部分微信公众号和APP拥有大量用户,这些自媒体有时会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转载内容,融媒体中心花大量心血制作的产品,可以被软件轻易抓取。这种情况导致大量作品在被侵权使用后不能及时被发现,而且即使发现了也无有效的应对措施。”马宪颖表示。
“其次是获得版权授权难。”马宪颖直言,区(县)融媒体中心由于资金有限,尤其是每年没有固定购买版权的资金,让中心在面对每天17.5小时的电台直播时,难免有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音乐、视频片段等问题。而且由于新媒体平台较多,新任编辑在字体、图片使用方面的版权意识和确权能力不足,也存在没有授权就使用的现象。除此之外,虽然主观上具有版权保护意识,但在通过第三方集中采购节目过程中,由于未及时有效防范版权风险,也会导致获得的授权有瑕疵。
“版权维权难更是区(县)融媒体中心遇到的常见难题。”马宪颖向记者解释道,“自有作品不仅在被侵权时举证困难,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互联网取证手段,在对侵权行为进行证据保全时难度更大。”
版权管理有待形成完整体系
作为融合传播的新型融媒体平台,大兴区融媒体中心坚持“媒体+”的理念,创作了大量融媒体内容产品,比如《抗疫有我》《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英雄一路走好!》《为了提升北京市核酸检测能力,大兴三天建成三组核酸检测实验室》等多条信息播放量超百万次;“大兴70号”微博主题宣传阅读量过亿;与光明网联合开展的“脱贫攻坚 共向小康”系列融媒体宣传活动取得了喜人的效果……除此之外,大兴区融媒体中心以“北京大兴”APP为平台,综合45个委办局的1684项政务服务,整体设置了办事服务、政民互动、公共服务、便民缴费等30余项服务功能,集“看、查、办、问、评”于一身。同时,大兴区融媒体中心还引入多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作为支撑,提供精准个性化服务,探索智慧政务新模式。马宪颖介绍,2019年11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络互动平台的上线,进一步实现了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三个中心”的贯通发展。
如火如荼的建设发展也让处于扩展期的区(县)融媒体中心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网络安全、阅读率等数据方面。“我们虽然也很重视版权问题,但在版权管理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马宪颖直言,中心购买的法律服务重点是对中心的合同进行审核,对版权维权方面缺乏实力。这一问题也是很多区(县)融媒体中心目前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直面挑战探索解决办法
从“铅与火”“光与电”走到“数与网”,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有迹可循,而版权资源是信息传播使用过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区(县)融媒体中心在版权保护中所遇到的问题值得追根溯源、寻找解决办法。
马宪颖表示,由于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起步的时间晚,且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因此在版权管理的意识、版权资源的整合、版权人才的培养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此外,融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还需要上级和外部的配套政策,如出台有针对性的版权指导方案和扶持政策;打破地域壁垒和行业限制,搭建版权交流共享平台;提升版权资源转化能力,提高融媒体中心自身造血能力,加强版权保护的资金投入。
对于在版权保护方面遇到的这些问题,马宪颖也介绍了大兴区融媒体中心的智慧:一是加强培训,提高大家的版权保护意识,了解版权保护有关知识;二是在重点选题策划和重点稿件方面加原创标识,除了在白名单中的媒体平台外,其他媒体不得随意转载;三是向兄弟区(县)融媒体中心,如延庆区融媒体中心了解版权保护平台的建设情况;四是加入光明网共享版权联盟。
“随着融媒体的不断发展,内容信息量将指数级增长,传播速度也会加快,各类版权方面的新问题将层出不穷。”在“万物皆媒”的时代,马宪颖建议融媒体中心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搭建有效的版权内容智慧管理体系。具体来说,一是希望利用全国党媒平台等中央或者省级媒体平台,建立版权保护和利用机制,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解决资源不足难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保护融媒体中心的版权资源;二是指导区(县)融媒体中心进行媒体版权资源的系统盘点,形成版权资源数据库,制定版权资源保护的相关制度。除此之外,在马宪颖看来,加强人才培养、开展系统内培训,避免陷入侵权纠纷的泥淖以及加大版权保护典型案例的宣传,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氛围等工作更是区(县)融媒体中心要在“万物皆媒”时代做的基础工作。
|责编:牟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