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黑龙江省版权保护协会官方网站!
今天是
黑龙江省版权保护协会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专家建言短视频侵权判断和授权机制——以版权协同治理促产业发展

日期:2021-07-15

“短视频一直是近些年产业发展的热门领域,短视频的版权问题也特别受到大家关注。这同时也反映了《著作权法》在新的业态、新的时代到来时,受到的新挑战。”中国社科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的这句话指出了当前短视频版权保护的现状。

的确,短视频火热,相关版权话题更备受关注。在日前举行的短视频侵权判断和授权机制圆桌论坛中,来自版权产业界、实务界以及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围绕解决版权争议分享观察与思考。在交流与碰撞中,专家们认为,在新修改《著作权法》已经正式实施的今天,解决短视频相关版权问题要从视听产业发展与版权协同治理角度出发,守好法律底线,谋求共赢未来。

观察:

侵权判定难?守好底线思维

短视频是产业发展的热门领域。“目前很多统计数据其实指向了同一个目标,就是短视频的市场需求以及繁荣的业态。”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娱乐法学会直播专业委员会委员律师谷守霞认为,短视频的发展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不仅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与短视频关联行业的联动发展,又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产业新业态的模式。

对于短视频产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发行部经理邢占宇有深刻体会。“从电影发行的实际操作来看,现在依靠短视频进行宣发越来越重要。”邢占宇说,从长远来看,短视频对电影发行、电影放映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在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陈绍玲看来,快速发展的短视频除了自创视频之外,还包括二创作品以及演绎型短视频,这种特殊性也导致了短视频侵权判定难以判断。

如何看短视频发展中出现的侵权问题?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冯文礼从传媒人的视角做了分享。“有些原则我们永远坚守,有些事情我们永远不会做。侵权盗版,就像新闻界的假新闻一样,是不能做的。”冯文礼把原则作为解决短视频相关问题的首要关键词。“先授权再使用,先许可再使用,这就是原则。”

冯文礼谈道,原则基础之上的第二个关键词是价值。短视频的价值体现在原创、创意、故事。它不是浅层的刺激,也不能是“三俗”的视频,优质的短视频要讲一个好故事。此外,得有教育的功能,能够让青年人在这个过程中接受真正良好的教育。

在陈绍玲看来,短视频是精神文化产品,规范、促进短视频行业发展一定要定规矩。比如,什么样的视频是合理使用,什么样的视频不是合理使用,这需要清晰的法规、司法解释。

展望:

如何共赢?共同担责主动履责

短视频行业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遵守版权相关法律规定,也需要一个有效有序的良性授权机制,激发创作和传播热情。

邢占宇建议,在管理、评判的机制上应该出具相关规则,引导促进短视频行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我希望将来短视频行业秩序能够更加规范,但不要束缚住作者的主动性。”

冯文礼以两句话表达对短视频行业的未来憧憬:“只有在遵守规则秩序、遵守良俗公序的过程中才能走得更远;只有实现共赢才能走得更远。”在冯文礼看来,对于短视频,平台有平台的责任、权利人有权利人的责任、企业有企业的责任。在全民视频时代,每个人都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对于短视频版权问题的解决需要分成多个层级,在这个过程当中,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非常重要。

在协同治理的问题上,谷守霞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第一,协同治理本质上来说是行业自治,具有解决问题的优先性和效率性。比如,合理使用是在短视频领域的法律适用规则,可以尝试从行业自治的维度先行给出一些相应的规则。第二,协同治理需要行业的从业者,包括著作权人,短视频的制作者、传播者和网络平台等共同参与,当然也离不开行业主管部门的介入和引导。立足行业的背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要开展具有前瞻性的思考,考虑整个视听行业发展。第三,共益性目标的确立,要考虑到行业主体不同的利益,协调不同主体利益的需求,共益性目标是达成协作的基础。第四,梳理现在的问题,并且在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找到相应的价值。“这里所说的价值并非法律维度的判断,更多是商业维度的判断。”谷守霞建议,在短视频分类基础上进一步做价值性的评价。

“保护和发展并重。”刘晓春说,希望业者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去看版权保护、去思考短视频展现出来的新问题。一方面保护版权,另一方面在理念更新上进一步精耕细作,促进新兴文化版权产业在原有制度的框架下寻得新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需要监管部门、平台履行各自责任,协同治理,也需要权利人、使用者共同努力。


|责编:牟研

二维码
黑龙江省版权保护协会
业务主管单位:
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黑龙江省版权局
社会登记管理机关:
黑龙江省民政厅
黑ICP备20004382号-1
Copyright © 2020 黑龙江省版权保护协会版权所有